台灣是海島型國家,四面環海的亞熱帶氣候,環境有利過敏原生長,因此台灣罹患過敏性疾病者遠高於歐美國家,儘管西醫對過敏性疾病的治療快速,但有些藥物副作用大,患者也轉而詢求中醫治療,包括三伏貼療法。
三伏貼是中醫治療學運用冬病夏治觀念的穴位敷貼治療過敏性疾病的方法,在夏天疾病未發作的時候積極治療提升抗敏能力,等到秋冬容易發作的時節就較不容易發病,適應症如過敏性鼻炎、過敏性氣喘等疾病。藉由經絡與中藥學的原理,選用溫經通絡、散寒祛痰的中藥直接敷貼於穴位,使藥效透過經絡腧穴直達體內。古方使用白芥子、延胡索、細辛、甘遂等辛溫袪寒類藥物加上新鮮薑汁製成藥餅,至於藥餅敷貼之穴位常選用背部的大椎、肺俞、脾俞、定喘、膏肓等穴。
所謂“三伏”係指廿四節氣的小暑到立秋,是一年最炎熱、陽氣最盛時,又名「伏暑」。農曆法24節氣中,“夏至”日後的第三個庚日爲初伏日,夏至日後的第四個庚日起爲中伏日,“立秋”日後的第一個庚日爲末伏日,也稱“終伏”,初伏到末伏期間,總稱爲「三伏天」。
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人體陽氣春夏多而旺盛,秋冬收斂而衰弱,這是人與自然相應的結果,所以春夏是溫養陽氣的好時機。
人體之陽氣一旦於夏季培養旺盛,體內陰寒之病邪便可逐漸消散。夏季氣候炎熱,皮膚腠理開洩,更有助於皮膚吸收藥物,以達事半功倍之效。因此,在夏季「三伏天」期間,利用溫熱藥外敷穴位來消散寒氣凝致的病情,減輕秋冬過敏體質易發作的疾病,可達到中醫治未病的效果。
應注意的是並非所有過敏性患者都適合三伏帖,應避免者包括一歲以下幼兒、孕婦、嚴重心肺功能不足、短時間敷貼皮膚即大量起泡的病患,及感冒發燒和咽喉腫痛者。接受穴位敷貼治療者,在敷貼當天,切忌吹冷風、避免浸泡冷水與吃生冷食物 ,也不宜激烈運動,才能讓三伏貼治療效果發揮。
資料來源:台北醫院